伊人操|中国av中文字幕|最好看十大无码av|av日韩网|黄色黄页网站免费

網(wǎng)站首頁 網(wǎng)站收藏 【本網(wǎng)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fā),轉發(fā)請注明出處。】
文章
“宗圣”曾子的治學之道
2022-12-16“學習時報”

作者:申靜思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參,字子輿,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儒學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為“宗圣”。曾子天生資質并非聰穎,《論語·先進》篇記載孔子對其評價也只有“參也魯”三字。然而,值得人深思的是,為何生性魯鈍、資質平平的曾子,最終能得到“宗圣”的儒學大家地位?其關鍵一點就在于曾子好學。學則覺矣,曾子為學不倦且能將所學知識及時轉化成智慧,并終其一生持守奉行仁義之道,為后學承傳儒道樹立了典范。

“仁以為己任”

讀書治學必須先行立志,并且要立大志。曾子認為,讀書治學應當以弘揚仁道作為目標。

《論語·泰伯》篇中,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士”即讀書人。曾子認為讀書人肩負著弘揚仁道的使命,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所以縱然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在所不惜。曾子還對能擔重任的君子(讀書人中的典范)進行褒揚:“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意指有這樣的人,年幼的孩子可以托付于他,國家的大事同樣可以托付于他,面對安危存亡的緊要關頭,他能夠毫不動搖,這才是真正的君子啊!在曾子看來,擔當治國大任是“士”與君子這類讀書人的本分。正因如此,曾子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他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注重從自省修身、提升品格、不斷溫習學習等各方面提升自己,曾子終成一代大儒。

“不能則學,疑則問”

篤實嚴謹,勤學好問,是治學的基本態(tài)度。曾子強調做學問忌諱的是內心浮躁、驕傲自滿,看重的是篤學好問、謙敬有禮。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篇中,曾子提到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避,易者弗從”。君子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及時把所學的內容付諸實踐,對于合乎道義之事,即使困難也絕不畏難逃避,對于能夠博取虛名且容易做到的事情堅決不去做。《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中他又說:“不能則學,疑則問。”為學過程中,遇到這樣抑或那樣的問題、疑慮,都在所難免,不懂時要善于靜心鉆研,有疑問則要主動向智者請教,如此才能增長知識才干。關于提問的具體策略,曾子也頗有心得,他說:“問而不決,承間觀色而復之,雖不說,亦不強爭也。”向尊長請教要謙恭有禮,對請教的問題自己沒搞清楚,就等師長心情和狀態(tài)適宜的時候再請教。當然,如果師長沒有解答也不要過于強求。這是曾子求學問道過程中的切身體會,《大戴禮記·主言》中記載著他向老師請教問題的具體情形,曾子問主言,“孔子不應。曾子懼,肅然摳衣下席曰:‘弟子知其不遜也。得夫子之閑也難,是以敢問也。’孔子不應,曾子懼,退負序而立。”阮元在《曾子十篇》注釋中提到:“得夫子之閑也難,是以敢問,此承閑復問之義也。”對于那些始終“恥不知而又不問,欲作則其知不足”的讀書人,在曾子看來謂之“窮民”。

“君子之學,致此五者而已矣”

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是治學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徑。《禮記·大學》中,孔子教示曾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在讀書治學過程中,曾子對老師的教誨謹記于心、躬行實踐,他認為學問的提升,亦是一個由近及遠、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要有久久為功的韌勁。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篇記載,曾子曰:“君子既學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也;既習之,患其無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貴其能讓也。君子之學,致此五者而已矣。”“博”,“大通也”,孔門論學首在于博,所謂“一事不知,儒者之恥”。但是,曾子認為,君子治學做到了“博”還不夠,要“博”“習”“知”“行”“讓”五事并進不可偏廢。曾子主張,為學者即便學識已經(jīng)達到淵博的程度了,但還要懂得時時溫習;盡管做到溫習了,還要能夠真正理解經(jīng)典中的微言大義;等到領悟經(jīng)典中的義理后,還要能夠按照它進行具體實踐;最后,做到知行合一仍不夠,倘若能推賢尚善、與人無爭,方能顯境界。曾子認為,君子為學能夠嚴謹細致地做到這五個方面才算完滿。曾子提出的這種五步學習過程論,對后來的學習理論和實踐,都產(chǎn)生過深遠的影響。比如,《中庸》中出現(xiàn)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思想,顯然是在曾子學習思想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學習是一個既有時代意義,又有悠久歷史傳統(tǒng)的課題,因為它涉及每個人的成長和長成,因而一直被中外歷代思想家、教育家所重視。作為我國儒學大師的曾子,正是憑借著自身堅忍不拔、誠敬篤實的性格,專心致志地追求治世之道,他在治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治學經(jīng)驗,即“仁以為己任”的崇高治學目標、“篤實嚴謹、勤學好問”的治學態(tài)度、“循序漸進、久久為功”的治學法則,時至今日仍然閃爍著耀眼的火花。

《群書治要》學習網(wǎng)

網(wǎng)址:m.zsmeizhi.com 備案號:京ICP備18013041號-1

網(wǎng)站建設多維網(wǎng)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