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操|中国av中文字幕|最好看十大无码av|av日韩网|黄色黄页网站免费

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劉余莉:領導干部讀《群書治要》
2021-11-15中國領導力

1636937697105186.png

領導干部讀《群書治要》

劉余莉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故君子為政,以正己為先,教禁為次。 

——《群書治要》卷四十七《政要論》


君子治理政務,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其次才是推行教育和政令、禁令。

《漢書·公孫弘傳》中有這樣一句話:“上古堯舜之時,不貴爵賞而民勸善,不重刑罰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貴爵厚賞而民不勸,深刑重罰而奸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在上古時期堯舜統治的時代,沒有尊貴的官爵和豐厚的獎賞,百姓卻相互勉勵行善,爭先恐后地去做善事;不重刑罰,百姓卻不犯法。原因很簡單,因為君主為臣民做出了正直的表率,而且對待民眾非常守信。

到了后世,有尊貴的官爵和豐厚的賞賜,作善就給予獎賞,有德的 人就給予官位,百姓卻不能夠勉力行善;設立了嚴酷的刑罰,卻不能夠禁止作奸犯科的事情發生。這其中的原因,是君主本身不正,并且對待百姓不守信。可見,君主、上位者想使民眾信服,愿意遵循他的制度、政策、教令去執行,必須首先把他自己所倡導的都落實好。

在當今現實生活中同樣可以觀察到,凡是推行傳統文化成績卓著的地方,無論是小區、單位、企業、學校,甚至監獄,還是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心,之所以能夠取得好的效果,都是因為領導者或者老師,能夠身體力行圣賢的教誨,上行下效的效果非常顯著。2005 年,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興辦了一所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有一些老師從全國各地來到湯池鎮,想要推行傳統文化,通過學習《弟子規》,把湯池鎮構建成一個和諧示范鎮,為大家做出榜樣,使人們對傳統文化產生信心。這些老師是如何做到的?他們初來這個小鎮時,發現小鎮的民眾沒有衛生意識,環保意識也比較差,垃圾隨地亂扔,影響街容,也影響交通。于是這些老師自己穿上寫有“和諧社會,從我做起、從我心做起、從我家做起、從我鎮做起、從我縣做起”的馬甲,排著隊到大街上去撿垃圾。

結果撿了一段時間之后,小鎮的民眾便不再亂扔垃圾了。他們都說, 看人家都在撿垃圾,我們怎么好意思再往地上扔垃圾。還有很多商家主動提供了垃圾桶,讓過往的行人能夠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經過一段時間,小鎮的風氣便大為改觀,鎮容鎮貌變得清潔整齊,人與人之間相處和睦,兒女懂得孝敬父母,夫妻恩愛,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由于成效顯著,他們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匯報成果,進行展覽。幾天的展覽,使來自世界各國駐聯合國大使心服口服,確實對傳統文化產 生了信心。因為以前他們認為這是理想,現實中辦不到。但通過湯池鎮的變化,使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教化人心、改變社會風氣的作用產生了信心。現代人很難教,對于傳統文化的益處總是懷疑,認為傳統文化有很多的糟粕,是統治階級愚昧被統治階級的精神鴉片。如果沒有做出示范鎮,大家確實很難產生信心。而湯池示范鎮之所以在短時間能夠產生效果、產生影響,就是因為這些老師首先自己落實了《弟子規》,然后再去講解,再去帶動,小鎮的風氣才蔚為改觀。


   編輯推薦


1. 深入學習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群書治要》,古鏡今鑒,古為今用,有助于人們讀懂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也有助于中國共產黨永葆初心、牢記使命。《群書治要》概括了晉代以前經、史、子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髓,這部書被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中的用典來自《群書治要》的就有82條。不僅如此,十八大之后,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提法、新命題也都可以從《群書治要》中找到其思想淵源。中國共產黨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和成長起來的百年大黨。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2. 抽絲剝繭,深度解讀《群書治要》,引導領導干部從中汲取修身為政的智慧、經驗和方法。本書從《群書治要》中精選了三百多句關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言要論,作者結合多年的黨政教育經驗積累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深入講解古圣先賢治國的教訓和經驗,揭示了《群書治要》的核心理念、基本精神和當代價值,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了系統地總結和概括,有助于領導干部輕松學習傳統文化,提升政治辨別力、領導能力、執政能力。本書可作為當今各階層人士修身齊家、管理企業、治國理政的重要參考,也可作為國學愛好者研習傳統文化的學習樣本。

3. 本書案例豐富,語言通俗,與當下現實結合緊密,提供了非常實用的立身為政的經驗和方法,對于領導干部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劉余莉教授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中國古人立身為政的智慧精華,并結合生動活潑的案例,闡述領導干部應如何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這里既包括了領導者個人的道德品行、素質和能力,也包括一些領導的方法和藝術,譬如說如何觀人、選人,得到真正的人才;治理好一個國家,管理好一個企業,帶好一個團隊的關鍵是什么?如何反腐倡廉才能夠得到標本兼治的效果?道德教育為什么不能深入人心?如何進行道德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有助于領導干部領略其生生不息而且日新又新的古老智慧,更好地理解百年大黨初心使命的歷史文化淵源,另一方面又能以史為鑒,學以致用,從中汲取修身為政的智慧、經驗和方法。

4.作者專業。劉余莉教授多年從事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研究,特別是《群書治要》的研究與弘揚,多年來受邀在世界各地弘揚傳統文化,并曾三次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講臺上宣講《群書治要》,受到廣泛歡迎。有關《群書治要》的研究著述數十種,在多家平臺開展《群書治要》的講座,是國內此領域研究首屈一指的專家。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劉余莉教授在電視臺、學習強國和人民網等權威媒體關于《群書治要》的講座精選整理而成,一共八十余講。全書分為君道、修身、為政三卷,從《群書治要》中精選了三百多句精言要論,深入講解了《群書治要》中關于修身治國的智慧精華,引導領導干部了解中國傳統治國理政的基本理論、方法,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提高領導干部自身的素養和能力,掌握領導藝術和方法,學會管人、選人、用人。本書案例豐富,語言通俗,與當下現實結合緊密,非常有助于領導干部通過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提升為政能力,對于領導干部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劉余莉,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人民網理論頻道文化教育專家,主要從事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研究,特別是《群書治要》的研究與弘揚。曾應邀到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威爾士三一圣大衛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西門大學、昆士蘭大學、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以及意大利、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等地進行演講與研討。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三年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就從《群書治要》看圣賢教育的重要性、如何進行道德教育、孝親尊師:中華文化的根本等題目進行主題演講。代表著作有英文專著《規則與美德的統一》,英文編著《東西方的美德概念》;中文著作《政德》《半部論語治天下》《中華文化五講》《群書治要十講》《心態即命運》《儒家倫理學》,中文編著《群書治要譯注》等。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m.zsmeizhi.com 備案號:京ICP備18013041號-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