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操|中国av中文字幕|最好看十大无码av|av日韩网|黄色黄页网站免费

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中央黨校博士后導師劉余莉談“群書治要”的當代價值
2017-02-18

     《群書治要》適合每個人學習。領導者學習《群書治要》,可以懂得成為卓越領導最需要具備的是什么。一般百姓學習《群書治要》,可以懂得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一個人成敗、榮辱、禍福的關鍵何在,如何做到俯仰無愧、君子坦蕩蕩等等。


       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它對我們當今社會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和作用?中央黨校博士后導師、教授劉余莉認為,傳統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為兩個字——“道德”。“道”表示自然而然的、本來如此的規律。“德者, 得也”, 指人成為“得道之人”(即“圣人”)所具有的品質狀態。


  古圣先賢通過觀察社會人倫關系,提出了“五倫大道”:“父子有親, 君臣有義, 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只有這五種倫理關系處理好了,一個人的幸福生活才能得以保證,整個社會的人倫秩序才是井然有序的。否則,就會出現父子相殘、君臣相疑、兄弟相爭等現象,所以,被稱為 “倫常大道”。


  要把五倫大道處理好,就要遵循“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所以,習主席強調“中華傳統美德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具體就可以概括為“五倫”“八德”。傳統的戲劇、文學、文藝、歌舞、音樂的核心內容都是宣講這些道理,所以能夠起到“以文化人”的目的,把人教育得“文質彬彬”,這樣身心和樂、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天下和平的目的才能真正達到。所以傳統文化被稱為“安身立命之學”“經世致用之學”。


    《群書治要》是什么?


  《群書治要》是一部什么樣的經典著作?它囊括了哪些內容?


  劉余莉談到,《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時下令編纂,包含了“六經”“四史”、諸子百家等治國理政的經驗,是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的古籍中選取了66種書,又從這66種書中,把最精粹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擷取出來。所以,被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


  魏征在序文中稱贊:“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這部書不僅協助唐太宗創下了“貞觀之治”,而且傳到日本后,也幫助日本開創了承和、貞觀兩代盛世,確是一部鑒往知來的治世寶典。因此,2001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習仲勛同志為《群書治要考譯》一書題詞:“古鏡今鑒”。

 

   《群書治要》適合每個人學習。領導者學習《群書治要》,可以懂得成為卓越領導最需要具備的是什么。一般百姓學習《群書治要》,可以懂得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一個人成敗、榮辱、禍福的關鍵何在,如何做到俯仰無愧、君子坦蕩蕩等等。


  學習《群書治要》最重要的是要具足誠敬心,“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唯有以誠敬心領納、落實古圣先賢的教誨,才能真正獲益。


       傳統文化與“依法治國”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依法治國”的治國理念,傳統文化有助于我們全面正確理解“依法治國”的理念。《群書治要·傅子》指出:“明君必順善制而后致治,非善制之能獨治也,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說明賢明的領導者必須通過設立推行好的制度,才能達到社會安定的結果。因此,完善的法制是治理的開端和憑依。但是古人也同時看到,并不是有了好的法律、制度就一定能實現大治,還必須有賢德的人去推行。


  從歷史上看,在夏、商、周三代都曾經出現過天下大治的局面,特別是“成康盛世”。周成王和周康王統治的時期,監獄四十年沒有犯人,社會大治。但是雖然這些禮法都記載在典籍之中,他們的后代子孫卻不能身體力行這些教誨,沒有按照這些禮法去要求自身,治理天下,最后也導致了夏、商、周的敗亡。


     《鹽鐵論》中,對刑罰與道德教化的關系做了形象比喻:刑法對于治理國家,就像馬鞭對于駕車一樣,好的御手不能沒有馬鞭就去趕車,而是拿著馬鞭而不輕易使用。圣人借助刑法來實現教化,教化成功了,刑罰便可擱置不用。這就是《尚書》上所說的“刑期于無刑”。設立刑法就是要起到警戒、威懾的作用,期望人們不要觸犯法律。孔老夫子也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孔老夫子也判案,但是他和別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一定要讓人們不起爭訟。這就要倡導道德教育。

 

  劉余莉現任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馬來西亞漢學院榮譽講師,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特別是《群書治要》的研究。


  劉余莉曾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著名學府圍繞“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等問題進行演講和研討。


  2015年6月,劉余莉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分享《群書治要》,同時應邀去的蘇州固锝公司分享了運用傳統文化把企業建成“幸福企業”,創下了“中國式管理”的典范,引起了世界矚目。


  廣東黃河慈善福利會秉持“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理念,通過辦班教學的方式弘揚傳統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13年,中共潮州市潮安區委在黃河慈善福利會設立“潮安區黃河道德講堂”,為潮安區道德講堂建設提供了成功模式。這些案例說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按照規律進行道德教育可以感人至深,讓我們對傳統文化更具信心。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m.zsmeizhi.com 備案號:京ICP備18013041號-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