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操|中国av中文字幕|最好看十大无码av|av日韩网|黄色黄页网站免费

Article
堅持理論創新 再創新的輝煌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2022-01-11《社會治理》2021年第12期

作者:聶菲璘 

【摘要】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的關鍵在于理論創新。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高度重視理論指導和理論創新,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復興的道路上,鑄就了百年輝煌。在新的征程上,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再創新的輝煌。

【關鍵詞】 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其中第三條歷史經驗是“堅持理論創新”。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中,在追求民族復興的道路上,不斷理論創新,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鑄就了百年輝煌歷史?!稕Q議》指出,“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一、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的關鍵

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馬克思主義就是在不斷的創新中發展形成的。大學期間的馬克思從康德、費希特的理想主義轉向了現實,開始閱讀黑格爾及其弟子的著作。在《萊茵報》工作期間(1842-1843),馬克思更多接觸并了解現實,通過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性思考,在費爾巴哈的影響下,開始轉向唯物主義。1843年,馬克思在《德法年鑒》創刊號上發表了兩篇重要文章《〈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和《論猶太人問題》,標志著馬克思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

1843年10月流亡巴黎后,馬克思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從哲學之外的新領域進行理論探索。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提出了異化勞動理論和共產主義學說。流亡布魯塞爾后,1845年春,馬克思完成了《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確立了實踐的觀點。在與恩格斯的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出了唯物史觀,完成了對德國古典哲學的超越。由此拉開了馬克思、恩格斯科學指導革命活動和理論研究的序幕。

就在同一時期,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十九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爆發,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然而三大運動都遭到了鎮壓,教訓深刻。因此,創立一種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上的革命理論成為工人階級的迫切需要。1847年12月9日至1848年1月底,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黨綱——《共產黨宣言》,開啟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新紀元,為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1850年代開始,歐洲資本主義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階級對立的形勢緩和,工人階級政黨紛紛成立,打著社會主義旗號的社會思潮紛紛涌現。1875年,德國柏林大學的歐根·杜林以“社會主義的行家或改革家”自居,極力推行所謂的“新社會主義”理論,然而其實質卻是在變相扼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對杜林主義進行批判,不僅是理論發展的需要,也是革命現實的需要。1876年至1878年,恩格斯完成了《反杜林論》,從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三個方面對杜林主義進行了批判,第一次全面、系統而又深入淺出地將馬克思主義呈現在世人面前,加速了革命者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并轉化為行動指南,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重新回歸正確的方向和軌道。1880年,恩格斯從《反杜林論》中摘錄若干章節編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支持和理論支撐。

馬克思主義正是這樣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中形成的。恩格斯曾不止一次地說明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態度。在《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講到:“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痹凇丁捶炊帕终摗蹬f序。論辯證法》中,恩格斯講到,“每一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887年,在恩格斯致弗洛倫斯·凱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中寫到,“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span>

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也不止一次地強調要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爸挥胁豢删人幍臅糇?,才會單靠引證馬克思關于另一歷史時代的某一論述,來解決當前發生的獨特而復雜的問題?!薄拔覀儧Q不把馬克思的理論看作某種一成不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東西;恰恰相反,我們深信:它只是給一種科學奠定了基礎,社會黨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實際生活,就應當在各方面把這門科學推向前進。我們認為,對于俄國社會黨人來說,尤其需要獨立地探討馬克思的理論,因為它所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又不同于俄國。”

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的關鍵。馬克思主義就是在不斷的創新發展中,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行動指南的。正如《決議》所強調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必須中國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

二、堅持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創造歷史的寶貴經驗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并且高度重視理論指導和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然而,在迅速建黨的過程中,理論準備卻不充足,很多黨員先入黨后學習馬克思主義,投入斗爭實踐而無暇顧及理論研究。不能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不能理論創新,教訓是慘痛的。從1921年建黨到1935年遵義會議前,黨內相繼發生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左傾盲動錯誤、左傾冒險錯誤和左傾教條主義錯誤。中國革命經歷了兩起兩落,即工農民主運動的興起(北伐勝利)和大革命的失敗,土地革命運動的興起和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左傾路線的錯誤給中國革命造成了極大損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紅軍被迫戰略轉移。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1937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窯洞中寫下了《實踐論》《矛盾論》,從哲學的高度對中國革命的實踐智慧進行了理論總結,是中國革命的認識論和辯證法。毛澤東同志高度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1938年10月,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實際上,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已經不自覺地在中國革命的道路上踐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了。1945年,黨的七大進一步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實現了黨在指導思想上的空前統一和組織上的空前團結鞏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新的實際,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了“第二次結合”,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這一時期在社會主義革命及國家建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抗美援朝取得勝利,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兩彈一星”研制成功,“四個現代化”提出,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美關系實現正?;?。在探索之路上,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稕Q議》指出,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币虼嗣鎸π滦蝿?、新問題,必須發展新思想、創立新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科學發展觀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稕Q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進行理論創新就永無止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稕Q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三、堅持理論創新  再創百年輝煌

堅持理論創新,就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理論,它與實踐密切聯系,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1842年,青年馬克思發表了《第179號〈科倫日報〉社論》,其中寫道,“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因此,必然會出現這樣的時代:那時哲學不僅在內部通過自己的內容,而且在外部通過自己的表現,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并相互作用?!瘪R克思這種哲學與實踐相結合從而理論創新的思想,始終貫穿于馬克思主義的成熟過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歷史經驗證明,能夠緊密結合實踐推進理論創新時,黨和國家的事業就充滿生機活力;若是理論的發展落后于實踐,黨和國家的事業就會遭受損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系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我們推進各項工作,要靠實踐出真知。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瘪R克思主義實踐觀、群眾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中的原則,依然可以運用在分析和解決現實的問題,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新理論再應用于指導新的實踐。

堅持理論創新,就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并最終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敝腥A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孕育了豐富的思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傳統,德主刑輔、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張,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的平等觀念,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的正義追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的用人標準,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改革精神,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外交之道,以和為貴、好戰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以這些思想為指導,形成了豐富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如朝廷制度、郡縣制度、土地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監察制度、軍事制度、選拔制度、任用制度、考課制度、獎懲制度、薪俸制度、致仕制度及科教文衛制度等。在這些思想和制度的支撐下,中國在人類發展史上曾經長期處于領先地位,為周邊國家和民族所學習和效仿。這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的智慧精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它植根于中華大地,溯源于歷史長河,汲取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典范,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結晶。

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開啟。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深刻地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在新的征程上,不能僵化教條、搞本本主義,不能刻舟求劍、理論脫離實際。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初心使命,直面風險挑戰,抓住主要矛盾,把握發展大勢,勇于自我革新,不斷自我完善,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中國共產黨一定能夠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再創新的輝煌。


《群書治要》學習網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備18013041號-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維網訊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