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修身為本,教學為先:社會和諧的必由之路 2
第一講:道德教育,治本之道——從《群書治要》看如何反腐倡廉 2
一、腐敗的根源是道德缺失 3
二、道德缺失引發三個問題 5
三、全面加強道德教育的途徑 7
四、仁愛的原點是孝道 14
五、道德教育的關鍵在上行下效 17
六、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18
第二講:國家興衰,由于官德——從《群書治要》看加強官德修養的必要性 19
一、盛世與民同樂,衰世殘害其民 20
二、盛世考察歷史,衰世自驕自智 22
三、盛世任用忠賢,衰世聽信奸佞 23
四、盛世樂聞其過,衰世樂聞其譽 27
五、盛世反求諸己,衰世怪罪別人 28
六、盛世抑損情欲,衰世縱欲享樂 29
七、盛世天下為公,衰世天下為私 31
第三講: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從《群書治要》看文化的本質 32
一、經典:文以載道 33
二、文字:智慧符號 41
三、禮樂:點滴教化 45
四、藝術:寓教于美 48
第四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從《群書治要》看圣賢教育的重要性 50
一、人存政舉,人亡政息 50
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56
三、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62
第五講:孝悌為本,上施下效——從《群書治要》看傳統道德教育的經驗 67
一、教育目標:長善救失 67
二、教育次序:先做人,后知識 68
三、德育內容:五倫、五常、四維、八德 74
四、因果教育,內容豐富 77
五、德育路徑: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 79
六、德育保障:完善的制度和法律 85
七、成敗關鍵:上行下效 86
八、德育心法:反求諸己 87
下篇 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安危榮辱的兩大關鍵 88
第六講:民貴君輕,富而后教——《群書治要》中的民本思想 88
一、貴民重民 88
二、愛民恤民 94
三、富民利民 97
四、恕民教民 100
第七講:任賢使能,納諫遠佞——《群書治要》中的用人之道 105
一、用人之道,事關重大 105
二、用人原則:任賢遠佞 112
第八講:八觀六驗,三參九慮——《群書治要》中的觀人之道 121
一、觀人八法 122
二、其他觀人法 131
第九講: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群書治要》中的得人之道 135
一、賢能之士,何世無之 135
二、得人七方,吸引賢才 136
第十講:德不稱位,能不稱官——《群書治要》中的用人大忌 148
一、用賢而疑,人主大患 148
二、求全責備,失賢之道 151
三、能不當官,任非其才 152
四、德不當位,功不當祿 153
五、偏聽偏信,受人蒙蔽 156
六、妒賢畏能,功滅國危 157
七、已樹而擇,所樹非賢 158
八、事繁職亂,祿薄吏貪 158
附錄:古鏡今鑒——《群書治要》的當代價值 160
一、社會治亂的根本在人心 161
二、領導者成敗的關鍵在道德修養 166
三、領導者道德修養的內容(一):修身 167
四、領導者道德修養的內容(二):愛民 177
五、領導者道德修養的內容(三):用人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