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操|中国av中文字幕|最好看十大无码av|av日韩网|黄色黄页网站免费

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經典啟智,進學蓄德——2024年第2期《群書治要》線下讀書會成功舉辦
2024-12-02

文 | 申靜思、丁一芝    圖 | 楊紫瑩 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和踐行“兩個結合”,賡續中華文脈,更好地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培養高素質理論人才,建設具有深厚文化素養的師資隊伍,2024年11月30日,由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第二期《群書治要》線下讀書會——“經典學習為人生所必須”,在北京徐雙喜書法創作展覽中心順利舉行,吸引了社會各界賢達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文化愛好者共計120余人。

807f3977455ac35e0dd375981276325.jpg

本期主講老師是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倫理學博士生導師劉余莉教授;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工作委員會委員、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碩士崔欣。美國南加州大學碩士劉懿霄擔任本期讀書會主持人。

1c3ac4efc691e33386093581024088f(1).jpg

經典誦讀,涵養心性。“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讀書會伊始,全體參會人員齊聲誦讀《群書治要·孝經》。

79972a11331742dde6cdce7f99bdab7(1).jpg

孔書記出席讀書會并致辭。孔書記立足自身于學習、生活、工作多層面的深度思考與真切體悟,從“典籍里的中國”“典籍里的圣人”“典籍里的自己”三個方面,為大家分享了學習經典的意義。她指出,要從典籍里看清中國如史詩般的歷史脈絡;“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緬,岳峨河浩”,要用心感受歲月沉淀下大中華獨有的大氣象、大格局、大境界,不斷堅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立志做一個自信、自強的中國人。她強調,“才德全盡謂之圣人”“圣人是有限世界里的無限存在”,我們每個人學習圣人,要像圣人那樣融入到歷史發展的滾滾洪流中去。最后,她還表示,學習經典關鍵在于要懂得反觀自照,明了過往與當下,以成圣成賢自我期許,實現個人自我提升,助推社會和諧發展、國家安定富強、世界永續和平。

31a2eeb4bcc4c9cfad51eefe8671374(1).jpg

專題講座環節,劉余莉教授作題為《堅持“兩個結合”,賡續中華文脈》的精彩講座。劉教授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從理論前提、實踐舉措,以及基本原則三個方面,深入淺出且全面透徹地剖析了堅持“兩個結合”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時也指明了踐行“兩個結合”的有效路徑。她指出,全面認識中華文化,是堅持“兩個結合”的理論前提。要深刻把握中華文化“志于道”的本質內涵,認識到中華文化是一種倫理型文化,提倡一體之仁的宇宙觀,強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旨在達到無所不知的境界,而“無知”起作用才能“無所不知”,如老子所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要把握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這五大突出特性,重視中華文化的重要功用,運用中華文化幫助人們安身立命,經世致用,實現身心和諧和社會和諧。劉教授強調,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文化的根基。傳統文化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協同發力。《中庸》云“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教育要順從人的本性而非習氣,正所謂“人心正則國治,人心邪則國亂。”在實踐中,應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加強制度保障;發揮傳統文化在各領域的引領作用,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最后劉教授還指出,堅持“兩個結合”、賡續中華文脈,必須在堅持文化自信的同時,秉持開放包容的精神,與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堅持守正創新,通過小視頻、紀錄片等現代傳播方式,使傳統文化更加生動、易于接受。

1301841021d79cf314077cc00234e30.jpg

崔欣老師圍繞為什么學習經典、什么是經典、如何學習經典,展開了《經典學習為人生所必須》的專題報告。崔老師通過解讀經典,舉健康、財富、爵位為例,指出“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其中,“仁義禮智,人之四端也,而仁為首行”,仁德為德行培養的關鍵。她指出,仁為達道之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要從照顧、關懷周圍的人開始施行仁道。近代以來科學研究的發現,進一步證實“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哲學論斷。因此,勉力行仁就是開顯自性明德、找到生命和宇宙真相的下手處,這也是經典學習的根本目標。她提出,傳統教育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為指導思想;秉持“學不躐等”的學習次第,經典中的圣賢教育內容需要以倫理、道德、因果的扎根教育為基礎。最后,崔老師強調,學習經典必須把握“信為入道之門”“擇明師受教,信而好古”的求師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治學原則,以及“解行并重”的學習理念。

9aa27d7e89f2b855ccb70ccfba5a936.jpg

兩位主講老師與《群書治要》傳承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聶菲璘博士共同為現場與會者互動交流、答疑解惑,開解了大家在理論學習與生活實踐中的諸多困惑。

4d927389d044b498a50d1010e02b5e7(1).jpg

讀書會現場掌聲雷動,氣氛熱烈。素滿香素食餐飲公司北京首店合伙人王曉杰,邢臺市第三中學副校長王慶辰,定州市西關南街小學副校長薛勝欣,北京徐雙喜榜書藝術中心投資人、紹興市瞄峰文化傳媒董事長俞苗鋒,中央黨校倫理學博士生姜浩穎等與會同仁紛紛進行交流分享,增進了大家的修學信心。

5c36b713d44bb7f835e3ff635c4095d.jpg

最后,聶菲璘博士為本期讀書會作總結發言。她先點明,傳統文化是體相用的合一,指出諸位老師分享內容雖視角有別,但都是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接著結合自身研究及修學感悟,認為《群書治要》中包含著解決諸般問題的原理、原則與方法,當下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守正創新,深悟經典中的道與體,契合現世之“相”,實踐運用。她還以沙漠綠洲化工程作比,直言外在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正如沙漠,不斷侵蝕人之自性明德,因此,需要先用文化的力量終止習氣的浸染,進而不斷改正毛病習氣,滌除心垢,以恢復自性本有之光明。她期許與會者能在讀書會上暢聊修學心得,拋出心中疑慮,經由師長指導,善友切磋琢磨,使自己內心的“流動沙丘”固定下來,進而轉變成“綠洲”,讓文化賡續傳承、熠熠生輝。

7e25c9959840325e92666955acb5c40(1).jpg

近年來,《群書治要》傳承工作委員會始終堅持“兩個結合”,對《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等思想進行深入研究挖掘,通過專題授課、公益講座、出版普及讀物、利用各類新媒體免費推廣等形式,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卓有成效地推動了《群書治要》在新時代的傳播。

d05c8d5079a73fc8891d4684dbc16cb(1).jpg

為使更多志士仁人充分認識《群書治要》的重要價值,進而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研學實踐,使經典里的智慧活起來,從而真正做好“兩個結合”,在正確認識和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工作委員會擬每月在北京徐雙喜書法創作展覽中心定期舉辦《群書治要》讀書會,每季度定期在國家體育館舉辦《群書治要》講習會,愿大家持續關注,善友相依,讀書志在圣賢。

99.png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m.zsmeizhi.com 備案號:京ICP備18013041號-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