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操|中国av中文字幕|最好看十大无码av|av日韩网|黄色黄页网站免费

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文化弘揚始終在路上——《群書治要》寧夏系列公益講座紀要
2025-05-03

圖文:姜浩穎、馮金冉、劉震寰、鄧超然等

2025年4月26至27日,《群書治要》寧夏站公益講習會在人民會堂取得圓滿成功。活動結束后,《群書治要》傳承工作委員會受邀深入寧夏社會各界開展系列講座,從黨政機關到高等院校,從基層單位到幼兒園,在各界聽眾中產生積極共鳴,獲得廣泛好評。

121.png

文化引領 深化黨政干部傳統文化素養

4月28日下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劉余莉應邀赴石嘴山市,以《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深刻認識習近平文化思想》為題,為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機關全體干部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作了一場專題講座。在講座中,劉教授闡述了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歷史必然性、理論必要性和實踐迫切性。她指出,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努力提升公民的文化素養以及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思想綱領和理論指南,使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引領下,能夠更好理解文化“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本質,著重發揮文化養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養全民族昂揚奮發的精神氣質。

122.png

劉教授強調,我們必須抓住文化“文以載道”的本質(體),與時俱進創新文化的載體和形式(相),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用),凈化社會人心,促進社會和諧。從體、相、用三方面全面認識文化的本質,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掌握文化傳承與發展中“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才能在推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處理好傳承與發展的關系,從而真正做到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秉持開放包容,賡續中華文脈,建設文化強國。

123.png

講座結束后,與會黨員干部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學習,有效深化了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認識與理解,切實增強了文化自信,并為進一步促進文化傳承與創新,自覺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新的角度與視野。

124.png

4月28日下午,劍橋大學博士、博士后聶菲璘應邀赴石嘴山市惠農區人民政府,為210余名黨員干部作了《從歷史中汲取廉政建設的智慧和經驗》專題報告。聶博士指出,《群書治要》作為一部匯集了六經諸子及古代圣王治國理政思想的匡政之書,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其中有關廉政建設的內容非常豐富。在制度設計方面,如選拔、保障、考核、獎懲制度中,多有促進清廉的機制;在官德教育方面,主張通過倫理道德教育、德福一致教育和志在圣賢的教育,在官員內心樹立起拒腐防變的高墻;在司法懲戒方面,主張將道德教化貫穿其中,促進違法亂紀之人迅速悔改。《群書治要》中的廉政思想為當今反腐敗的斗爭提供借鑒和啟示是:制度建設和思想教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

125.png

聶菲璘博士的專題報告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現實針對性,對黨員干部增強廉潔從政意識、提升拒腐防變能力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傳承與創新 共探傳統文化智慧

4月26日晚上、4月27日下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博士羅嘉羽先后應邀赴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開放大學)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機關幼兒園,分別面向寧職師生及幼兒教師開展題為《傳統文化中的選擇智慧》的講座。羅博士指出,人生是由無數選擇構成的歷程,一次正確的選擇往往勝過百倍努力。以“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的哲思話語來強調提升認知格局對做出正確選擇的關鍵作用。幸福源于選擇,選擇源于智慧,而智慧則來自對傳統經典的學習與領悟。

126(1).png

羅嘉羽博士立足《群書治要》,系統闡釋了“外擇”與“內擇”的關系。“外擇”包括擇業、擇偶、擇師、擇友,“內擇”則是關乎言行、念頭的內在修養。外擇的成功建立在內在修養的基礎之上,正如《易經》所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羅博士最后指出,人生所有選擇的根本在于“擇念”。有了正確的思想才會有好的言行,好的言行才會形成好的習慣,好的習慣又會造就良好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最終會塑造一個幸福的人生。

127.png

羅博士的講座既有經典智慧的啟迪,又有現實生活的關照,讓聽眾在人生選擇與價值判斷上獲得了新的感悟和動力。現場反響熱烈,師生和幼兒教師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將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內在修養與明智選擇。

128.png

4月27日上午,聶菲璘博士應邀赴北方民族大學,為170多位青年學子作出題為《深入傳統經典,堅定文化自信》的講座。聶博士指出,文化的本質是文以載道,以文化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中國古人按照“道”的要求成就利國利民的事業。通過倫理道德的教育,古圣先賢使國家社會始終堅持合于道的發展方向,以此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盛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非凡的世界意義,其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更是歷史自覺與歷史擔當精神的積極踐行者。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中國國家領導人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這種胸懷天下的情懷和擔當源自于天下為公的理想,更源自于和合一體的宇宙觀和一體之仁的思維方式。深入傳統經典才能真正堅定文化自信,因為古圣先賢留在經典之中的智慧和經驗是誠實之語,通過文化教育,可以達到變化人的氣質,達到轉惡為善的目的。 129.png

4月27日下午,聶菲璘博士應邀到銀川六中,為初一年級師生共1000余人帶來《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的精彩演講。“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是每個學子成長路上的必答題。聶博士從個人成長經歷入手告訴同學們,不要將目光局限于刷題和考試,這不是我們的人生目標,只是實現人生目標道路上的階梯,每個人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從來都是緊密相連的,要胸懷大志,目光長遠,向著心中的夢想不斷努力,即使遇到短暫的困難也不要氣餒,要像溪流遇到巨石那樣,在拐彎處尋找新路,勇往直前。在成長的道路上,第一要深扎德行的根,才能經得起社會的風吹雨打;第二要尊敬老師,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第三要謙虛好學,才能不斷充實自己。學習的時候,要持之以恒,用心專一,愛惜分陰,學而不止。聶博士最后指出,讀書的目的是志在圣賢,并通過夏明翰烈士所寫的家書勉勵同學們,要接過英雄前輩曾經舉過的紅旗,不僅讓紅旗始終飄揚在祖國的藍天,也要將紅旗傳遞下去,使自己成為后代學習的榜樣!

130.png

聶博士的講座內容深刻、情真意切,既有文化深度,又貼近青年成長實際,激發了在場師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銀川六中的同學們紛紛表示深受鼓舞,進一步明確了人生方向,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131.png

2025年4月27日晚,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碩士崔欣應邀赴寧夏職業技術學院,以《孝親尊師——幸福人生的大根大本》為主題,為學校400余名師生展開公益講座。講座內容主要聚焦孝親尊師的重要意義和具體做法,幫助同學們對于如何獲得良好人生發展樹立正確的認知。崔老師認為,職業教育不是“低層次”教育、也不是“淘汰”教育,享有幸福人生的關鍵在于厚德載物、在于改過遷善。同時,崔老師還十分重視孝親尊師的重要意義。她指出,“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順父母,人倫之本,福報之源。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尊師重道是做人之大本。老師是學生智慧生命的開啟者,所謂“師哉,師哉,桐子(童子)之命也”。恭敬師長是學業成功的第一因素,不同學生接受同一位老師教導,學習成效不同的原因在于恭敬心的程度不同。“三王四代唯其師”,孝親尊師是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是幸福人生的大根大本。

132.png

講座結束后,不少學生表示深受觸動,認識到改過遷善、孝親尊師不僅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美德,更是實現個人幸福與成功人生的關鍵基石。崔欣老師的分享讓在座的師生對如何在現代社會中踐行這些價值觀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133.png

以文化人,以文培元

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工作委員會在寧夏舉辦的三日十一場公益講座系列活動,宛如一場潤物無聲的文化春雨,惠及了黨政機關、高等院校、基礎教育以及學前教育等不同領域,累計受眾達5100人次。此次活動,在八個不同的場合播撒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種子。時值五四青年節之際,這場覆蓋多年齡層、多社會領域的文化傳承與實踐,生動詮釋了“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深刻內涵——文化強國的本質在于人的精神培育,在于以文化滋養提升全民道德水準,這正是理解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與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維度。我們堅信,這些深植于寧夏大地的文化種子,必將在文化強國建設的沃土中生根發芽,終成推進民族復興、強國建設的參天棟梁。

134.png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m.zsmeizhi.com 備案號:京ICP備18013041號-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