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劉余莉教授在“學習強國”和“人民網”等權威媒體關于傳統文化的講座整理而成,一共十五講。圍繞“志于道:如何認識中華傳統文化”這一主題,厘清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思想脈絡,并聯系當前的社會現實,從傳統文化與人生幸福、安身立命、心理調適、中國式管理、社會和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可為當今各階層人士修身齊家、管理企業、治國理政的重要參考。
一、什么是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是否過時了?
三、傳統文化是愚民的精神鴉片嗎?
一、治國之道:富之教之
二、管理之道:禮主刑輔
三、致富之道:德本財末
四、理財之道:財散人聚
五、道中之道:正己化人
一、掌握選擇的自由—心理失衡的主觀原因與調適原則
二、面對挫折時的心理調適
三、處理壓力時的心理調適
一、教育的含義:長善救失
二、教育的目的:回歸明德,志在圣賢
三、教育的功能:全面發展
四、教育的內容:深入圣賢經典和傳承禮樂文化
一、勤儉治家之本
二、和順齊家之本
三、謹慎保家之本
四、詩書起家之本
五、忠孝傳家之本
一、一天之中不生氣惱
二、一天之中不出惡言
三、一天之中家庭和睦
一、為什么必須重視官德修養
二、官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一、道德教育是由四種教育組成的完整體系
二、強調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并通過制度予以保障
三、重視領導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
一、用人的重要性
二、用人的原則和標準
一、傳統文化中的宇宙觀:“一體”
二、“一體”的宇宙觀的理論基礎
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二、昭述祖德,傳承家風
三、紀念萬姓先祖,弘揚中國精神
一、為什么會出現禮法制度不明的情況?
二、制度更重要還是人更重要?
一、傳統文化“變”與“不變”的辯證法
二、“現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三、強國強在文化
四、傳統文化對于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哪些作用?
一、言傳身教,正己化人
二、孝道的內涵
三、以孝道為基礎的一體宇宙觀
四、孝敬為本:孝親尊師是教育的根本
一、侈則多欲,敗德喪身
二、走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
三、尚節儉以惜財用
四、國奢則示之以儉
一、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三、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掃碼獲贈新書,祝學習愉快
《群書治要》學習網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備18013041號-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維網訊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