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余莉教授
掃描關注微信公眾號
劉余莉學館
掃描關注微信公眾號
劉余莉 教授
劉余莉 教授
11月5日上午,“貫徹十九大精神 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口大講堂》開播一周年分享會”在海口廣播電視臺1000平米演播室隆重舉行。海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忠云和著名作家韓少功、寧夏作協主席郭文斌、中央黨校教授劉余莉,海大人文傳播學院院長劉復生、海口廣播電視臺領導班子,以及曾經參加過《海口大講堂》節目拍攝的省內外部分專家學者、國內和省內20多家媒體記者、以及部分學校師生和企業員工近400人歡聚一堂,共同分享了《海口大講堂》開播一年來傳播、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收獲和心得。
▲海口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 臺長陳積流介紹欄目情況
2016年10月30日,《海口大講堂》開播了。這是我臺放眼未來、致力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精心打造的一檔講壇類人文節目。而在三個月之后的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出臺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海口大講堂》與兩辦“意見”一前一后的呼應契合,說明我們策劃和打造的這檔節目不但定位準確,而且適逢其時,《海口大講堂》也理所當然地成為我臺貫徹兩辦“意見”精神的節目平臺。
為進一步貫徹“兩辦”意見,我臺還邀請長期致力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者、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圍繞古籍經典《群書治要》,結合學習研究習總書記一系列治國理政思想,并依托《海口大講堂》制作團隊,衍生錄制了52期的大型人文節目《余莉開講之品讀<群書治要>》。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劉余莉致辭并做主題演講
省委宣傳部、市委宣傳部和我臺均對《品讀<群書治要>》的錄制給予了高度重視。2017年2月28日,由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主辦,海口市委宣傳部、中央黨校理論網、海口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論研討會暨《品讀〈群書治要〉》開播儀式”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隆重舉行并獲圓滿成功,在京城文化界造成積極而廣泛的影響。
3月5日,《品讀<群書治要>》節目在海口廣電正式開播,并以每周播出7次的頻率在三個電視頻道輪番播出,同時通過海廣網“海口V豆”進行微信推廣,截至目前已播出36期,受各界好評,在海內外引發熱議,創下新媒體推送單集點擊量超50萬人次、至目前總點擊量超1000萬人次的佳績。而依托《海口大講堂》策劃的《郭文斌解讀<弟子規>》也即將于2018年的春天隆重推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倡導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2016年10月30日,為順應海口“文化興市”和海南建設文化大省,配合海口“雙創”的需要,海口廣播電視臺精心策劃的大型講壇類人文節目《海口大講堂》正式開播,引社會各界關注。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出臺《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海口大講堂》的開播,與兩辦“意見”高度契合,也因此成為我臺貫徹兩辦“意見”精神的節目平臺。方寸講壇傳播優秀文化,精彩故事演繹文脈傳承,節目開播一年來,中央黨校教授劉余莉、寧夏作協主席郭文斌、《詩刊》社副主編李少君、著名作家杜陰山、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北京大學教授俞孔堅、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明祥等名家、大家,和海南知名文化學者,紛紛走上《海口大講堂》,激情開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年來,《海口大講堂》推出了“海南文史季”“人文海口季”“我們的節日季”“生態環保季”“流金歲月季”“經典解讀季”“民風民俗季”“經濟生活季”等以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為主兼容經濟生活、生態環保、城市更新等其他系列的共50多期節目,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和好評,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由《海口大講堂》衍生的另一類人文節目《余莉開講之品讀<群書治要>》開播之后,通過我臺電視和新媒體的共同傳播,更是在海內外引發熱議。創下新媒體推送單集點擊超50萬人次,至目前總點擊量超1000萬人次的佳績。依托《海口大講堂》策劃的《郭文斌解讀<弟子規>》也即將鏗鏘開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字字珠璣,句句閃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繼承、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路上,我們堅定地邁出了第一步,你我攜手,砥礪前行,我們必將走得更遠、更堅定。
轉載《海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