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操|中国av中文字幕|最好看十大无码av|av日韩网|黄色黄页网站免费

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視頻若出現卡頓現象,恭請前往第三方平臺觀看,給您帶來不便見諒!

處理壓力時的心理調適(下)-第6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一
  • 路線二
  • 音頻一
視頻文字
處理壓力時的心理調適(下)-第6集
2017-03-15

尊敬的各位現場的聽眾朋友們,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興又來到《名家講壇》,和大家一起來分享處理壓力時的心理調適第二部分,在上次課中我們談到了處理壓力的幾個原則,今天呢我們講第四個原則。

第四個原則,就是要把注意力轉向自身之外的人和事。如果一個人一心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那么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有壓力,為什么呢?因為總是為自己的利益奮斗,但是呢又不能總是想得到你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所以就會產生一些有困擾的情緒,這些情緒包括焦慮、憤怒、恐懼、失望等等。那為了避免這種壓力,我們就應該經常把注意力轉向自身之外的人和事,也就是說你要經常想到去幫助別人。誰要是給小孩子送過禮物,誰就知道這句話千真萬確。為什么呢?當我們看到小孩子收到自己想得到的禮物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由衷喜悅,我們看到了,也會為這種喜悅所感染,從而感受到給予的快樂。給予能夠帶來很大的快樂,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們去除生活中的壓力。

那么對于這一點,我自己也有著切身的體會。記得在1997年我剛剛從人民大學畢業,就分到了中央黨校工作。那個時候我從來沒有上過講臺,也沒有講過課,但是我們要上講臺面對的學員就是來自全國各地高層次、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這些領導干部不僅有豐厚的理論基礎,而且也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所以要給他們講課講得滿意,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我們黨校還有一項規定,那就是說要請這個學員給老師打分,每一次講課之后呢,這個學員就要看一看你這個課是不是講的理論聯系實際,是不是生動,給他們有什么啟示沒有。那么對于一個從來沒有上過講臺,而一要上講臺就要面臨這樣考驗的人來說,在沒有講課的前幾個月,我就會感到寢食不安。

為什么會感到寢食不安呢?因為我們怕這個成績打得不好,最后大家一對比,自己排在了最末,那么自己的面子上就很難過得去。所以我們自己注意觀察一下,當我們自己有壓力的時候,都是因為過分地執著于自己的利益,過分地關注自己的利益,那么就會產生壓力。那么當時很幸運,我也正是準備心理調適方面的課,也受到了這種思維方式的啟發,說要我把注意力轉向自身之外的人和事。那我就想,我不應該過分地關注自己的面子,于是我就轉而進行這樣的思考,我這次課能夠給學員帶來什么,能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怎樣的啟發和幫助。結果我這樣思考以后,就發現自己的壓力大大地減少了,因為我們的注意力不在自己的面子上,而在怎么樣讓大家有所收獲上,那這種想法也促使我看了很多的材料,備課也相當地充分,最后學員對我這個課也給出了好評。

那么從這個切身的經歷中,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如果過分地關注于自己的權利,他就會有煩惱,有壓力。所以為了減輕這樣的壓力,我們應該經常把注意力轉向自身之外的人和事,想著如何去幫助別人,成就別人。

在一本書叫《快樂是一種習慣——106歲的快樂法則》這本書中就記載了新加坡許哲女士的故事。新加坡許哲女士實際上今年已經109歲了,她一生過得很健康也很快樂,為什么呢?她說就是因為在她小的時候,看到她母親所做的一件事,從此以后就奠定了她一生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原則,那就是要助人為樂。在她小的時候,她看到母親煮了一鍋的飯菜,非常豐盛,然后端到了桌子上。全家的人正要準備開動,就要吃的時候,忽然在門外就響起了敲門聲。那許哲女士的母親她走過去,把這個門打開一看,結果看到了一群衣衫襤褸,面有菜色的人,這些人還好幾天都沒有吃東西了,于是就向她的母親苦苦地哀求,要討一點飯菜吃。許哲母親看到這樣的情形,她二話沒說轉過身來,就把桌上所有的飯菜都端出來給這些人吃。當時許哲她的年齡很小,她也很好奇,就跟著母親在背后看。當她看到那些幾天都沒有吃飽飯的人,能夠吃到一頓豐盛的飯菜時,臉上所露出的那種喜悅,那種滿足感,她忽然感受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所以從此以后,她就決定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做幫助別人的事業。

后來這個許哲女士她就來到了美洲的巴拉圭,在那里幫助那里人的教育,幫助那里人的健康,無私無求,不和他們要一分錢。所以現在如果我們去巴拉圭,談起新加坡許哲女士的英文名字,很多人還深深地記得她,還深深地在懷念著她。

那么后來這個許哲女士的母親年紀也很大了,就給她打了一個電話,說你要幫助別人,在哪兒都可以,可是我現在年紀很大了,也需要你的幫助。那么許哲女士聽了這樣的話,她就回到了新加坡,照顧她的母親一直到九十多歲。那么從這里呢,我們也印證了中國古代經典《易經》上的一句話,那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而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新加坡的許哲女士回到了新加坡之后,很多人都愿意幫助她,她在眾人的幫助之下,又開起了二三十間的養老院。而這些養老院開起來之后,她自己都默默地退了出來,交給別人去管理。她自己在私底下還照顧了二三十位八九十歲的老人,這些老人雖然年紀上比她輕二三十歲,但是因為沒有人照顧,生活也很悲慘,所以她就經常就無私無求地去照顧他們。那么當有人問起她的長壽秘訣的時候,這個許哲女士這樣說,她說我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看到我所幫助的人,他們臉上露出了笑容,那我也會為這種笑容所感染,所以我每一天活得都很開心,沒有煩惱,因此會長壽。

那么這句話雖然只是許哲女士她自己的經歷所得出的結論,其實呢也為心理學家們所證實。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的布朗教授,他就曾經對423位65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了跟蹤調查,那么調查的結果顯示,那些經常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或者給予他人幫助的老人,與那些從不為別人提供任何幫助的老人相比,他們的年齡平均壽命要長五歲左右。而那些只是接受別人幫助的老人,他們的年齡卻沒有太多的變化。所以這次實驗的主導者布朗教授就指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其實經常得益于對他人的幫助,而不是一味地從社會和他人那里進行索取。那么這些研究都是表明,其實助人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那么從我們中國古代的哲學角度,可以進行這樣一番解釋,在中國古人看來,人性本善,人性中有一種先天向善好德的潛能,為了說明這種人性本善的道理,孟子他就給我們講了一個孺子入井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當我們看到一個還不懂事的一個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孩子,正在慢慢地朝著井邊爬了過去,眼看著他就要掉到井里去了,那么我們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會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呢?我們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會產生一種不由自主的處悌惻隱之心,也就是恐懼心、同情心、還有憐憫心,我們都想著怎么去做呢?我們都想著趕快地跑過去,把這個小孩從危險的井邊給他拽回來,讓他到達安全的境地。孟子問,我們這樣做,是為了要討好這個孩子的父母嗎?是為了要在同鄉中博得好的名聲嗎?還是因為我們厭惡這個孩子掉在井里發出的哭聲呢?顯然都不是,我們這種不由自主的惻隱之心,表明了人性中有一種先天向善的能力,而人只要充分發揮這種能力,就可以達到高尚的境界了。因此在我們的《中庸》上也說了一句話,說率性之為道,這個率就是讓我們順著循著,而不是違逆自己的本性去做,這樣就可以與道相通了。

孟子說雖然人性本善,但是人也會去作惡,然而人之所以去作惡,并不是因為本性不善的原因,而是因為什么呢?而是因為人不注意保存自己本有的良心,又受到了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和熏染,結果久而久之,久而久之就把自己本有的良心給迷失了。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這個孟子又給我們舉了一個牛山的例子來做比喻。這個牛山是一個山的名字,它本來是一個非常風景優美,非常草木茂盛的地方,但是因為這個牛山地處大國的郊外,所以經常會有人到牛山上去亂砍亂伐,還會有人不時地到牛山的草地上去放牧牛羊。結果久而久之就使本來草木茂盛,風景優美的牛山變成了光禿禿的不毛之地了。那么后來的人,以前沒有看過牛山的人,他們再看到牛山光禿禿的樣子,他們以為這個牛山本來就不生草木,可這哪里又是牛山的本性呢?孟子說人性本善的道理也是如此,實際上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先天向善好德的潛能,我們只要注意保存自己的良心,并且把自己放逸的心找回來,就可以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了。

孟子又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說我們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道德修養,這個途徑和道路,其實沒有什么奧妙的,只不過是把自己放逸的心,或者說是丟失了的良心把它找回來罷了。可惜的是世間的人卻不知道自己的良心,對自己的重要性。孟子又非常感嘆地說,他說一個人把小雞、小狗這樣的小動物給丟掉了,尚知道著急的把它找回來,可是人把自己的良心這么重要的東西給丟掉了,卻不知道著急把它找回來,這是多么讓人悲哀的一件事情啊!孟子說這樣的人正如那些低劣的園藝師,因為他們放著貴重的梧桐樹不管,反而要去費心地照顧那些矮小的荊棘之類,這是分不清哪一個大哪一個小,哪一個重哪一個輕的原因,而導致的呀!所以在中國古人看來,人性都有一種先天向善好德的潛能,所以人如果做了錯事做了壞事就會怎么樣呢?就會感到惴惴不安,就感覺到心里很不安心,這就說明了一個真正心理健康的人,他必定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也就是說他能夠做到了俯仰無愧,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這樣的人呢,才是一個真正能夠達到心理健康的人。

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實際上都沒有能夠做到這一點,很多人都過著一種忙、盲、茫的人生。我們看第一個忙,就是忙碌的忙,豎心旁擱一個亡字,看到這個忙,提醒我們什么呢?提醒我們已經如此地忙,以至于我們的心都已經不敏銳了,不敏感了,觀察不到周圍人的需要了,就是看不到了。第二個盲,眼盲,就是看不到周圍人的需要了。我們說“愛”它是個感受的“受”中間有一個心字,看到“愛”就是告訴我們,用心地去感受對方的需要。而當我們每天為了自己的事業工作而奔忙的時候,周圍人的需要都被我們忽視了,看不見了。最后可能事業很成功,也賺了很多錢,但是卻落得了一個妻離子散的結果。最后他還覺得很無辜,茫然而不知所措,他說:“我這樣忙碌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嗎?怎么大家都不理解我呢?”最后他就茫然而不知所措了。那為了避免這種忙、盲、茫的人生,我們需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多多轉向自身之外的人和事,這樣我們的人生才不致于越走越空虛,才能夠越走越踏實。

處理壓力的第五點,就是做到隨緣而不攀緣。這個“緣”字中國人經常講,說有緣千里來相會,那么這個緣用我們現代話的解釋,就是條件的意思,也就是說當條件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我們不要去急于求成,我們要等待時機成熟之后,再去進行努力。因此我們中國人經常這樣告誡我們說“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就是告訴我們,一切條件成熟的時候才會水到渠成。我們看自然界也有它的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它也有一個自然生發的規律。那么當這件事的緣分,就是條件還不具足的時候,那我們就不要去勉強,非得要怎么怎么樣,那么當你這樣去做的時候就會非常的累了。那我們隨緣就是隨著這個條件成熟了,最后會水到渠成,順理成章,這個事情做起來就非常的容易了。

為什么中國古人教導我們要“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呢?那就是因為中國古人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那有很多人看了這句話就說,那既然德行是根,是本,財并不重要,那我們為什么還要辛苦地去賺錢呢?實際上這句話不能做這樣的理解,這句話真正的含義就是說,德行是一切事情的根本,而這個財富呢是枝葉花果,就像我們看一棵大樹一樣,它外面枝繁葉茂,那么原因是在哪里呢?其實真正的原因在于它根深蒂固。我們學植物的人可能都會明白,這個枝它能夠延伸到哪里,它下面的根也就必須延伸到哪里。所以這個根雖然看不到,但是它并非不重要,而是這個植物成長,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大學》上教導我們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那就是告訴我們這個德行實際上是發財致富的根本,就是你沒有德行的話,你不可能獲得很好的收益;財者末也,財者就是枝葉花果也。

如果我們讀過曾國藩的外孫聶云臺先生寫的《保富法》這本書中,我們就可以非常深刻的了解到這一點,在這個《保富法》書中聶云臺先生記載了很多明朝初年、清朝末年很多富裕的家庭,他們家后代子孫興旺發達,還是衰敗的情形。那么其中他就舉到了林則徐,他說林則徐當時為什么要去嚴厲地禁煙呢?當時很多的西方列強來到中國,看到中國的士兵一邊背著步槍,一邊背著煙槍,覺得這樣的士兵怎樣能夠打仗呢?所以才覺得中國可以侵略。那么看到這樣的情形,林則徐非常的憂心,他就向朝廷上書,極力地要求禁煙。那么也很幸運,他的上書也被允許,就被派往這個廣東這一帶去禁煙。在這個過程中,林則徐只要稍微地放松一下,也就是說他可以一邊去禁煙,一邊也可以接受一點賄賂,他就可以獲得幾百萬兩銀子的這樣的賄賂和收入。但是林則徐他考慮的是當時的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他覺得如果不力行禁煙的話,中國人確實是被稱為“東亞病夫”了,所以他一路上嚴格禁煙。后來這個英國的列強,他們的商人生意受到了損失,于是就發起了侵略中國的戰爭。那么戰爭失敗以后呢,清政府為了向西方列強求和,就不得不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把這個林則徐就發配到邊疆去充軍。

那聽到這里,很多人都說,你看看林則徐他多么的傻,放著幾百萬的銀兩他不去賺,反而卻落得了一個充軍邊疆的結果。那么我們再反觀當時廣東的三家富商,他們在鴉片戰爭中發了國難財,可以說過著富甲一方的生活。他們家是雕梁畫棟,吃的是山珍海味,過著這樣富裕的生活。他們家的家具,都是最高檔的楠木做成的家具。還有他們家收藏了很多的畫,因為當時很多的名畫都蓋著這三家的圖章,這就表明這些名畫曾經在這三家收藏過,可以說富可敵國。但是這個聶云臺先生說,幾十年過去了,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看,發現林則徐的后代個個都是有成就,而且書香不斷,出了很多有才能的人。而我們再看看這三家富商的后代呢,沒有一家的子弟是成才的,他們家的楠木家具都被別人給搬走了,他們家的那些名畫也都流散到民間。所以再看一看這件事情,我們才知道,其實林公他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而這三家富商卻是天底下最愚鈍的人了。

那么這些故事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沒有德行,他的這個財富也不能夠維持良久。所以在《大學》上又提醒我們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才,有財此有用”。當一個人自己有德行的時候,他所感召的人才才是好的人才,那么這些人來了之后,把這個商機抓住,就可以自然地創造財富。

第六就是要學會知足常樂。知足常樂很多人都批評它,說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其實并非如此,這里邊蘊藏著很深的人生智慧,為什么呢?因為一個人如果不知足的話,那么即使他家庭條件很優越,他仍然不會得到滿足,仍然感受不到幸福。

第七個方法,就是要找一個人談一談。我們很多時候把這個情緒埋藏在心底,從不外露,就會產生很大的壓力。那么醫生常說,經常把感情埋藏在心底從不外露的人最容易得心臟病。為了解除這種壓力,我們經常要找人談一談,能夠找一個傾訴的對象。

第八就是要找出減輕壓力的有趣方法。我們在遇到壓力的時候,都會想方設法地減輕壓力,但是有些方法是積極的,有些方法卻是消極的。比如說有的男士遇到壓力的時候就會想到抽煙喝酒,有的女士遇到壓力的時候就會想著去瘋狂購物或者用吃的方式來解決,這些方式不僅不助于減輕壓力,反而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困擾。所以我們應該找那些積極的方式,比如說我們可以聽一段舒緩的古典音樂,我們可以去運動一下,和朋友交流一下等等,選擇什么樣的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趣。

總之我們要知道會有壓力,壓力橫豎是要來的,著手改變你的思維和習慣,能夠避免壓力則盡可能避免它,不能避免就用良好的方法來減輕壓力。也有人說在生活中經常把人打倒的不是重拳,而是暗拳。但是如果我們進行了主動的壓力管理,也不會讓壓力像暗拳一樣把我們打倒,妨礙了成功。

那么這是我們講的壓力心理及其調適,這次講座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m.zsmeizhi.com 備案號:京ICP備18013041號-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